在M社更新了Build1243.3后,后续发布的所有手动更新包都要求在open beta的基础上进行,可以认为该beta已经成为了相对于商业版(steam上默认的版本)和专业版(你玩不到的那个版本)相对独立的一条更新路径,并且由此开始了腹泻式更新,一个月更新的内容可能超过过去半年。因此打算把该贴作为一个长期更新的项目,介绍一些重要的更新内容。
官方论坛更新帖:https://www.matrixgames.com/forums/viewtopic.php?f=10201&t=384052
steam用户未自动更新的可以尝试在“库”页面右键–属性–勾选参与测试版并检验文件完整性
5 个赞
一、武器相关
1.新增武器
(1)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HGV)和直接杀伤电磁脉冲武器(D-EMP)现在在商业版中可用
(2)新增“托盘武器”
相关阅读:
托盘武器的发射逻辑与其他武器有一定的区别,即飞机等托盘武器平台需要先发射“托盘”,再由托盘发射具体的武器。
因此:①直接将某一“托盘”分配给一个目标意味着托盘中所有的弹药都将被分配给这一目标。②即便一个“托盘”中的弹药没有被全部分配出去,该“托盘”也会被发射出去③“托盘”从载机上被发射后仍然可以进行武器分配
2.武器机制更新
(1)消耗品无人机及相关武器/无人机现在可以规划路径
如ADM-160C MALD-J这样的空射诱饵,过去只能朝着一个固定坐标以BOL模式发射后直线飞行,现在可以像一些巡航导弹一样进行路径规划
(2)导弹燃料模型更新
①对导弹在爬升、空气阻力等方面的燃料消耗进行了更加细致和真实的刻画;
②导弹燃料(可在右侧单位状态栏查看)耗尽后导弹不会立即消失,而会慢慢滑行直至失去全部能量;
(3)弹道导弹模型更新
①对弹道导弹在助推段等方面的运动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建模,同时对拦截弹道导弹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②对拦截弹增加了ph修正
非“专业”的弹道导弹拦截弹的ph在末端会受到修正:
*标准-3、萨德这样的非气动控制的拦截弹不会受到修正
*气动控制的拦截弹(绝大多数SAM)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紫苑15/30、9M96这样气动和非气动结合的拦截弹收到的削弱较小
(4)弹药再装填更新
线导鱼雷和反坦克导弹这种武器在发射后仍然会占用发射装置,因此在攻击完全完成后才能进行再装填
(5)武器间通讯
V489及以后的数据链支持武器间数据链的机制
(6)反辐射导弹优化
AARGM这样的拥有多重制导方式的反辐射武器可以直接攻击电磁静默的目标,不再需要使用BOL模式
(7)发射平台机动模式
在武器视场/朝向受限时飞机可以进行垂直机动
(8)多弹头载入载具释放
从一起释放变成每5秒释放一个RV
二、传感器相关
(1)新增了Passive Coherent Location System
参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ssive_radar
(2)光电/红外传感器也会受到下视修正
例如以天空为背景显然比以地面为背景更容易发现一架飞机
(3)导弹告警系统RWR更新
更容易发现采用半主动雷达指导(SARH)和指令指导(TVM)模式的导弹
(4)空中加油
在加油机附近时,单位的主动传感器会暂时关闭
三、任务及条令相关
(1)任务编辑器界面更新
①UI布局修改
②编入单位界面将己方OOB按照舰艇、飞机、地面单位及卫星进行了分配,玩家可以进行筛选,方便快速找到需要编入任务的单位
③可以直接复制已有的任务
(2)增加了条令模板
包括ROE/WRA/Doctrine在内的条令设置可以保存为模板,方便玩家给多个单位/任务进行统一的个性化调整或保存自己的设置
(3)定制飞机飞行计划
可以为任务中指定的飞机设定相关指令
(4)新增间歇性开机和EMCON警戒等级
(5)WRA更新
对武器射程增加了新的划分标准

四、其他新增机制及功能
(1)定制区域环境
过去CMO的天气系统设定是“环球同此凉热”,现在则可以在游戏内划定一块区域,单独设定这一区域的天气状况。玩家现在有可能在CMO中复现将舰队开向暴雨云中隐藏自己这一在现实中多次使用的战术。(抑或是哈尔西模拟器?)
方法:在Refpoint Manager界面的Cust Env Zones中选择创建区域并编辑
(2)新增Benchmark mode
通过一种类似于“蒙特卡洛算法”的方式连续运行剧本,当然最好是已经编辑为可以自动进行的剧本(相关方都完成了任务条令和事件等设置)
(3)更新了Relief图层
更直观展现了海洋地形变化
(4)新增区域和参考点管理器
由Missions + Ref. Points界面打开Reference Points Manager
(5)单位状态新增
在单位的传感器/通讯部分,将通讯数据链设备单独列为一个窗口
(6)优化了飞机的防御机动机制
简而言之就是飞机躲起来导弹更聪明了
五、快捷键相关
(1)规划航路
选中单位后右键相关位置可以直接划定plot course,按住“shift”可连续划定
(2)武器分配
选中己方单位后,按住“shift”右键目标单位后,可以在弹出窗口的“Engage with”一栏选择武器
4 个赞
看起来很棒,但是,什么时候才能在 steam上更新这些东西呢
在剧本编辑器里进行了实测,现在高超音速武器仍然是academic only
我做了一个专门针对CMO beta版本的新的冷启动剧本
Beta 版本的bug也太多了,剧本编辑器的bug 尤其多,多的让人无力吐槽。这个剧本主要是在客观条件限制(主要是bug)范围内应用了尽可能多的beta 版新机制和新功能,帮助玩家熟悉新版本。
最后,beta版并没有开放高超音速武器。
GolasYH
(叶含)
11
首先对于游戏体验影响最直观的部分即对导弹燃料动力模型和飞机规避导弹逻辑的更改。
在目前的机制下,导弹在BD中的速度为动力段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在动力段结束后,导弹的速度会逐渐下降,到达BD中的射程边缘时速度可能只剩下三四百节,此时基本已经不可能命中任何目标。这一改动,对大部分AAM和SAM的作战条令设置都有了较大的影响,自动开火距离设置为50%甚至更少才能保证差强人意的命中率。
p.s.
1.在这一机制调整引入之初,AIM-120D导弹神奇地躲过了这一修改,使得装备AIM-120D的飞机在空战中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一度导致涉及相关情景的剧本难以正常游玩,在后续修改中M社将其进行了调整
2.截至1268版本,S-400的40N6仍然能够在全程都保持6马赫以上的高速度,不知道是不是也被“忘记修改”了(笑
飞机在规避导弹的行为逻辑也出现了变化,过去飞机的规避机动几乎只有加速+三九下高一招,在面对固定防空火力时呈现的效果往往就是不断地规避导致飞机始终在射程内兜兜转转,早晚被某一发导弹击落。现在飞机更倾向于与导弹同向加速并辅以转弯,消耗导弹的动力。
经过这样的调整,CMO的空战有效交战距离和攻击效率都被大幅度压缩,而空战中双方的阵位和态势变得更加重要。简单的迎头对射大概率会是双方一通规避后都没有命中,而在攻击时如果能够形成“夹击”则会让成功率大幅上升。
但很显然,目前CMO的AI并没有能力进行这样程度的配合,目前其行为逻辑仍然是直线飞向发现的目标。希望M社能够尽早在这方面做出与机制相衔接的改进。(当然,这也意味着玩家微操的收益更大了)
GolasYH
(叶含)
12
TOT(time on target)同时弹着攻击
这一功能更合适的名称应当是“定时攻击”,因为这一功能实现的只是让编入任务的单位的弹药在指定的时刻攻击目标,并不直接包含“同时”这一功能。因此:
当玩家划定的时间早于能够进行打击的最早时间时,单位将无视TOT设置自行进行攻击;
当部分单位因为规避拦截等原因“迟到”后,先行抵达的单位不会进行等待;
通过对异地的同型机同挂载、同型机异挂载、异型机同挂载、异型机异挂载和同地的同型机异挂载和异型机同挂载(J-16、JH-7/YJ-83、YJ-12、YJ-91)等几种情况进行测试,同地异地影没有影响,但是异型挂载会出现一种武器发射后另外几种武器会等第一种武器击中之后才发射的情况(与条令设置有关,还是CMO基础逻辑的问题),异型机同挂载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微小的时间差。
值得注意的是,油管上一名为“C: MO - Time on Target Strategy”的演示视频显示,TOT功能对于减小突防损失也有显著的作用(但是我没有看出来背后的原因,欢迎有了解的朋友分享)
1 个赞
还有欧洲的流星导弹,冲压发动机相比火箭发动机,在远距离的动能优势,在此次更新后非常明显。
pebble
(pebble)
14
Benchmark mode功能只是简单的运行N次,不支持运行结果的保存后者导出?
1 个赞
pebble
(pebble)
17
1276.1版本升级后,是不是局部天气功能被取消了?在参考点管理器中找不到相关的设置了,之前版本中是有的。
pebble
(pebble)
19
重启了游戏,再次打开然后就又出现了!可能是bug或者窗口缩放问题吧!感谢叶大!期待有时间讲讲flight plan和ATO等新功能的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