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制定红蓝双方航母对抗作战方案,2025东海,仅限海军无岸基力量支持

蓝方 - 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战斗群

航母战斗群核心

  • 福特级航空母舰(USS Gerald R. Ford, CVN-78)
    • 舰载机编队(约75架飞机):
      • 36架F/A-18E/F“超级大黄蜂”多用途战斗机(空战与对地/对舰攻击)。
      • 12架F-35C“闪电II”隐形多用途战斗机(空战与精确打击)。
      • 6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电子干扰与压制)。
      • 6架MH-60R“海鹰”反潜直升机(反潜与海上巡逻)。
      • 4架E-2D“先进鹰眼”预警机(空中指挥与控制)。
      • 4架MH-60S“骑士鹰”多用途直升机(搜救与后勤支援)。
    • 备注:福特级航母已全面取代部分老旧装备,F-35C和EA-18G是当前主力。

护航舰艇

  •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Flight III)(2艘:USS John Finn, DDG-113;USS Ralph Johnson, DDG-114)
    • 每艘配备2架MH-60R“海鹰”反潜直升机。
  •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1艘:USS Bunker Hill, CG-52)
    • 配备2架MH-60R“海鹰”反潜直升机(可脱离执行独立任务)。
  •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2艘:USS Virginia, SSN-774;USS Texas, SSN-775)
    • 用于潜伏反潜/反舰任务。

兵力说明:

  • 福特级航母的舰载机以F/A-18E/F和F-35C为核心,具备强大的多用途作战能力。
  • E-2D“先进鹰眼”提供更强的雷达探测和指挥能力。
  • 护航舰艇均为现役型号,阿利·伯克级驱逐舰(Flight III)配备先进SPY-6雷达,防空能力更强。

红方 - 辽宁号航母编队

航母战斗群核心

  • 辽宁号航母(CV-16)
    • 舰载机编队(约36架飞机):
      • 24架J-15“飞鲨”舰载战斗机(多用途,空战与对地/对舰攻击)。
      • 4架J-15D电子战机(电子干扰与压制)。
      • 4架KJ-600舰载预警机(空中预警与指挥)。
      • 4架Z-18F反潜直升机(护航反潜)。
      • 4架Z-9C多用途直升机(侦察/反潜支援)。
    • 备注:辽宁号的舰载机数量有限,J-15是主力,J-15D为电子战改型。

护航舰艇

  • 055型导弹驱逐舰(2艘:南昌号,101;拉萨号,102)
    • 每艘配备1架Z-20F反潜直升机。
  • 052D型导弹驱逐舰(2艘:昆明号,172;长沙号,173)
    • 每艘配备1架Z-20F反潜直升机。
  • 054A型导弹护卫舰(2艘:临沂号,547;黄冈号,577)
    • 每艘配备1架Z-9C反潜直升机。
  • 093B型核动力攻击潜艇(1艘)
    • 用于潜伏反潜/反舰任务。
  • 039A型常规动力潜艇(1艘)
    • 可脱离执行独立任务。

兵力说明:

  • 辽宁号航母以J-15系列为核心,搭配少量预警机和直升机。
  • 055型和052D型驱逐舰配备先进防空系统(红旗-9B)和反舰导弹(鹰击-18)。
  • 潜艇部队以093B型核潜艇和039A型常规潜艇为主,隐蔽性较强。

蓝方作战方案(基于蓝方视角,2025年)

作战目标

  • 摧毁或压制红方辽宁号航母编队,夺取东海制空权和制海权。
  • 保护蓝方航母战斗群免受红方舰载机、潜艇及反舰导弹的威胁。

作战阶段

1. 侦察与态势感知(D-1至D+2小时)
  • 行动:
    • 部署4架E-2D“先进鹰眼”预警机,以200海里为半径进行空中巡逻,探测红方航母位置及舰载机活动。
    • 6架EA-18G“咆哮者”执行电子侦察,干扰红方KJ-500预警机和舰载雷达,收集红方电子信号情报。
    • 2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USS Virginia, USS Texas)以低速潜航模式进入红方可能航线,搜索红方潜艇(093B和039A)并定位辽宁号编队。
    •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SPY-6雷达配合E-2D,构建多维度探测网。
  • 目标: 精确锁定红方航母位置,评估其护航舰艇部署和作战意图。
2. 防空与反潜部署(D+2至D+6小时)
  • 行动:
    •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组成外围防空网,利用“宙斯盾”系统和SM-6防空导弹,拦截红方J-15/J-15D来袭。
    • 6架MH-60R“海鹰”直升机在航母周围50-100海里范围内巡逻,配合驱逐舰的声呐系统搜索红方潜艇。
    • 2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继续潜伏,优先攻击红方093B核潜艇(威胁较大)。
    • 12架F/A-18E/F组成空中巡逻队(CAP),随时拦截红方舰载机。
  • 目标: 确保航母战斗群安全,削弱红方潜艇威胁,为后续进攻创造条件。
3. 主动进攻(D+6至D+12小时)
  • 行动:
    • 第一波攻击:
      • 24架F/A-18E/F(分两组,每组12架),携带AGM-158C LRASM远程反舰导弹(射程约500海里)和AIM-120D空空导弹,目标为辽宁号航母及其护航舰艇(优先055型驱逐舰)。
      • 6架EA-18G提供电子压制,干扰红方防空雷达和红旗-9B导弹制导系统。
    • 第二波攻击:
      • 12架F-35C隐形战斗机携带AGM-158C LRASM和精确制导炸弹(JDAM),执行补充打击,目标为红方052D型驱逐舰和054A型护卫舰。
      • F-35C利用隐形优势,低空突防,规避红方防空火力。
    • 潜艇配合: 弗吉尼亚级潜艇伺机发射MK-48重型鱼雷,攻击红方航母或护航舰艇。
  • 目标: 摧毁辽宁号航母,瘫痪红方舰载机作战能力,削弱其护航舰艇。
4. 巩固战果与清剿(D+12小时后)
  • 行动:
    • 剩余F/A-18E/F和F-35C对红方残余舰艇进行扫荡,重点打击逃逸的052D/054A舰艇。
    • 弗吉尼亚级潜艇继续搜索红方039A常规潜艇,防止其反扑。
    • 4架MH-60S“骑士鹰”执行搜救任务,救援可能迫降的飞行员。
  • 目标: 彻底清除红方有生力量,确立东海制海权。

注意事项

  • 保持航母战斗群与红方距离至少300海里,避开红方鹰击-18反舰导弹的射程(约180-540公里,视型号而定)。
  • 优先压制红方KJ-500预警机,削弱其指挥能力。
  • 密切关注红方潜艇动向,039A型潜艇静音性能较强,需持续反潜巡逻。
  • 根据战局,灵活调整F-35C和F/A-18E/F的攻击目标。

总结

蓝方(福特级航母战斗群)在2025年的装备配置中,凭借F-35C的隐形能力和LRASM远程反舰导弹的打击距离,具备技术优势。红方(辽宁号编队)虽然在舰载机数量上处于劣势,但055/052D型驱逐舰的防空能力和鹰击-18导弹的远程打击仍具威胁。作战方案通过侦察、防御和分波次打击,最大限度发挥蓝方技术优势,同时规避红方火力。

红方作战方案(辽宁号航母编队)


一、作战原则

  1. 体系化攻防:依托预警机(KJ-600)构建空海一体指挥链,协调舰载机、水面舰艇与潜艇协同作战。
  2. 非对称打击:利用鹰击-18反舰导弹超音速突防能力(射程500-600公里)和潜艇隐蔽性,实施饱和攻击。
  3. 电子战压制:J-15D电子战机前出干扰蓝方预警机(E-2D)与宙斯盾雷达(SPY-6),削弱其态势感知能力。
  4. 区域拒止:通过055/052D驱逐舰构建防空反导圈(红旗-9B射程200公里),保护航母核心。

二、作战阶段与行动

阶段1:预警与电子压制(T-12小时至T-0)
  1. 预警机前出
    • 2架KJ-500预警机升空,部署于航母编队西北/东南方向(距航母150公里),覆盖360°空域,重点监控蓝方舰载机起飞动向。
    • 与055型驱逐舰(南昌号、拉萨号)的346B型相控阵雷达联动,形成双层预警网。

  2. 电子战突袭
    • 2架J-15D电子战机携带KG-800干扰吊舱,沿低空隐蔽接近蓝方航母编队(距蓝方舰队300公里时启动干扰)。
    • 干扰目标优先级:E-2D预警机通信链路 > 伯克级驱逐舰SPY-6雷达 > F-35C数据链。
    • 同步释放虚假电磁信号,诱骗蓝方防空系统开启火控雷达暴露位置。

  3. 潜艇隐蔽部署
    • 093B核潜艇前出至蓝方航母编队可能航线(东海中部海槽),开启被动声呐监听;
    • 039A常规潜艇潜伏于东海大陆架边缘(水深150米),利用复杂水文环境规避蓝方反潜机搜索。


阶段2:防空拦截与反舰打击(T-0至T+2小时)
  1. 拦截蓝方首波攻击
    蓝方预判行动:F-35C(隐身)与F/A-18E/F(挂载LRASM反舰导弹)组成混合编队,EA-18G提供伴随干扰。
    红方应对
    ◦ 预警机引导12架J-15挂载PL-12中距弹(射程100公里),在蓝方舰载机进入LRASM发射阵位前(距红方舰队400公里)实施拦截。
    ◦ 055/052D驱逐舰启动红旗-9B防空系统,重点拦截突破空中防线的LRASM导弹。

  2. 反舰饱和攻击
    第一波次
    ◦ 4架J-15(每架挂载2枚鹰击-18)从低空突防,在距蓝方航母500公里处发射导弹,利用地球曲率规避雷达探测。
    ◦ 055型驱逐舰(南昌号、拉萨号)同步齐射鹰击-18(每舰8枚),形成东西双向夹击弹道。
    第二波次
    ◦ 093B核潜艇抵近至蓝方航母200公里内,发射鹰击-18反舰导弹(潜射型)。
    ◦ 039A常规潜艇发射鱼-6重型鱼雷,攻击蓝方护航舰艇(伯克级驱逐舰)。

  3. 反潜防御
    • Z-18F/Z-20F反潜直升机在编队外围(50公里)布设声呐浮标阵列,协同054A护卫舰拖曳式声呐,监控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动向。
    • 若发现蓝方潜艇,立即投放鱼-8反潜导弹与轻型鱼雷实施猎杀。


阶段3:机动防御与消耗战(T+2小时至T+6小时)
  1. 航母编队机动
    • 辽宁号航母向西北方向撤退至东海大陆架浅水区(水深<100米),限制蓝方核潜艇活动空间。
    • 护航舰艇以“菱形阵”环绕航母,055型驱逐舰前出至两翼,052D与054A护卫舰填补防空漏洞。

  2. 舰载机轮换消耗
    • 保留4架J-15作为防空预备队,其余舰载机分批升空执行拦截任务,重点打击蓝方EA-18G电子战机和加油机(若出现)。
    • KJ-600预警机持续更新蓝方舰队坐标,引导后续反舰导弹攻击。

  3. 电磁频谱管控
    • 全舰队启动电磁静默(除预警机外),诱使蓝方舰载机深入防空圈后,突然开启火控雷达实施精准打击。


三、关键风险与应对

  1. F-35C隐身威胁
    • 通过KJ-500预警机UHF波段雷达与055型驱逐舰米波反隐身雷达协同,提前发现隐身目标大致方位。
    • 派遣J-15双机编队前出至可疑空域,使用IRST(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实施近距离锁定。

  2. 蓝方核潜艇反击
    • 093B核潜艇主动暴露自身位置,吸引蓝方反潜兵力,为039A常规潜艇创造偷袭机会。

  3. 弹药与燃料不足
    • 优先保障J-15D电子战机与反潜直升机作战效能,J-15战斗机采用“打了就跑”战术,减少滞空时间消耗。


四、预期战果

• 通过电子压制与饱和攻击,瘫痪1-2艘蓝方护航舰艇(伯克级/提康德罗加级),迫使福特号航母后撤至舰载机作战半径边缘。
• 利用东海地理环境与潜艇伏击,达成“区域拒止”目标,迫使蓝方放弃进一步介入行动。

1 个赞

有空进行CMO模拟,感觉无岸基力量支援的情况下,红方海军舰队劣势有点大,除了055导弹射程远一些,其他单位不太好拟定作战方案

1 个赞

能分享一下AI制定的过程吗

豆包对此的评论:

红蓝双方作战方案评估与结果预测

一、作战方案合理性分析

  1. 蓝方(福特级航母战斗群)方案合理性

    • 侦察与态势感知:E-2D预警机200海里巡逻半径覆盖范围合理,但需注意红方鹰击-18反舰导弹射程(500-600公里)可能覆盖蓝方舰队(300海里≈480公里),存在被攻击风险。
    • 防空与反潜部署:SM-6防空导弹(240公里射程)与舰载机协同可有效拦截红方J-15,但F-35C隐身优势可能突破红方防空网,需依赖EA-18G电子压制。
    • 主动进攻:分波次使用LRASM远程反舰导弹(射程500海里)符合“防区外打击”理念,但红方055/052D驱逐舰的鹰击-18(500-600公里)可能在蓝方攻击前发动反击。
    • 注意事项:保持300海里距离虽可避开部分鹰击-18型号,但无法完全规避红方潜艇和航空兵的协同打击。
  2. 红方(辽宁号编队)方案合理性

    • 体系化攻防:KJ-600预警机与055型驱逐舰雷达联动形成多层预警,符合现代海战需求。
    • 非对称打击: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射程500-600公里)与潜艇协同饱和攻击是红方核心优势,可对蓝方造成威胁。
    • 电子战压制:J-15D前出干扰蓝方预警机和雷达,削弱其态势感知能力,但需对抗蓝方EA-18G的反制。
    • 区域拒止:辽宁舰撤退至浅水区限制蓝方核潜艇活动,符合东海地理特征,但可能导致舰载机作战半径受限。

二、关键胜负因素

  1. 制空权争夺

    • 蓝方优势:F-35C隐身性能与E-2D预警机协同,可突破红方防空圈。
    • 红方对策:KJ-600预警机UHF波段雷达与055型驱逐舰米波反隐身雷达协同,结合IRST系统近距离锁定F-35C。
    • 结果预测:蓝方可能暂时掌握局部制空权,但红方通过电子干扰和分层拦截可延缓蓝方攻击。
  2. 反舰导弹攻防

    • 蓝方LRASM导弹:射程远(500海里)、隐身性能强,但需突破红方防空网(红旗-9B+J-15拦截)。
    • 红方鹰击-18导弹:超音速突防+多平台发射(舰载机、驱逐舰、潜艇),易形成饱和攻击。
    • 结果预测:红方反舰导弹可能瘫痪1-2艘蓝方护航舰艇(如伯克级驱逐舰),迫使福特号后撤。
  3. 潜艇战与反潜

    • 蓝方核潜艇:弗吉尼亚级静音性能强,但东海浅水区不利于隐蔽,可能被红方反潜直升机和拖曳声呐发现。
    • 红方潜艇:039A常规潜艇利用东海复杂水文环境伏击,可能重创蓝方护航舰艇。
    • 结果预测:红方潜艇战或成为关键转折点,削弱蓝方反潜能力并威胁航母安全。

三、综合结果预测

  1. 蓝方可能战果

    • 凭借F-35C隐身优势和LRASM远程打击,摧毁或重创红方部分护航舰艇(如052D/054A),迫使辽宁号航母受损或撤退。
    • 控制东海部分海域制空权,压制红方舰载机活动。
  2. 红方可能战果

    • 通过饱和反舰攻击瘫痪1-2艘蓝方护航舰艇(如伯克级驱逐舰或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迫使福特号航母后撤至舰载机作战半径边缘(约900公里外)。
    • 利用潜艇伏击和区域拒止,阻止蓝方进一步介入东海。
  3. 最终结局

    • 蓝方战术胜利:摧毁红方部分舰艇,暂时掌握东海制空权。
    • 红方战略平局:通过非对称打击和地理优势达成“区域拒止”,迫使蓝方放弃深入东海。
    • 双方损失惨重:蓝方护航舰艇和舰载机遭受重大损失,红方辽宁号航母可能受损但未被击沉,后续需依赖岸基力量支援(假设允许)。

四、方案改进建议

  1. 蓝方

    • 增加潜艇数量(如部署3-4艘弗吉尼亚级),强化反潜屏障。
    • 提前部署MQ-25无人加油机,延长舰载机滞空时间和打击范围。
    • 采用“分布式杀伤链”理念,分散舰艇部署以降低饱和攻击风险。
  2. 红方

    • 增加J-15D电子战机数量至6-8架,强化电子压制能力。
    • 部署022型隐身导弹艇作为“狼群”,配合潜艇实施近距离突袭。
    • 利用民用商船伪装,隐蔽部署反舰导弹发射平台。

总结

2025年东海红蓝航母对抗中,蓝方(福特级战斗群)凭借技术优势(隐身战机、远程导弹)可能在战术层面占优,但红方(辽宁号编队)通过体系化协同、非对称打击和地理环境利用,仍能达成战略平局。双方损失均将超出预期,最终结果取决于电子战、导弹拦截率和潜艇战的实际效能。

DeepSeek的评估结果:

根据我搜索到的资料和假设条件,对2025年美国福特级航母战斗群与中国辽宁号航母编队在东海的对抗作战方案进行评估如下:

一、双方兵力与装备对比

蓝方(美国福特级航母战斗群)

  1. 航母与舰载机

    • F-35C隐形战斗机具备强大的隐身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E-2D预警机提供先进的空中指挥与控制。
    • 护航舰艇包括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配备SPY-6雷达和SM-6导弹)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具备较强的防空能力。
  2. 潜艇

    •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USS Virginia, USS Texas)负责反潜和反舰任务,具备较强的隐蔽性和打击能力。

红方(辽宁号航母编队)

  1. 航母与舰载机

    • 辽宁号航母搭载约36架舰载机,包括J-15“飞鲨”战斗机、J-15D电子战机、KJ-600预警机等。
    • J-15战斗机是主力,具备较强的空战和对地/对舰攻击能力,但数量少于蓝方。
  2. 护航舰艇

    • 055型导弹驱逐舰(南昌号、拉萨号)和052D型导弹驱逐舰(昆明号、长沙号)配备红旗-9B防空导弹和鹰击-18反舰导弹,防空与反舰能力较强。
    • 093B型核潜艇和039A型常规潜艇提供隐蔽的反潜和反舰威胁。

二、作战方案合理性分析

蓝方作战方案

  1. 侦察与态势感知

    • 蓝方通过E-2D预警机和EA-18G电子战机构建强大的侦察与电子战能力,能够有效探测红方航母位置及动向。
    •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低速潜航模式有助于搜索红方潜艇,但其隐蔽性可能被红方发现。
  2. 防空与反潜部署

    • 红方的093B核潜艇和039A常规潜艇隐蔽性强,可能对蓝方潜艇构成威胁。
  3. 主动进攻

    • F/A-18E/F和F-35C携带LRASM远程反舰导弹进行分波次打击,目标为红方航母及其护航舰艇。F-35C的隐形能力有助于规避红方防空火力,但红方的电子战能力(如J-15D)可能削弱蓝方的电子战优势。
    • 弗吉尼亚级潜艇的MK-48鱼雷对红方潜艇的威胁较大,但红方潜艇的隐蔽性可能限制其效果。
  4. 巩固战果与清剿

    • 蓝方通过剩余F/A-18E/F和F-35C对红方残余舰艇进行扫荡,同时继续搜索红方潜艇。但红方的039A潜艇静音性能较强,可能对蓝方构成持续威胁。

红方作战方案

  1. 体系化攻防

    • 红方依托KJ-600预警机构建空海一体指挥链,协调舰载机、水面舰艇与潜艇协同作战。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有助于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2. 非对称打击

    • 红方利用鹰击-18反舰导弹的超音速突防能力和潜艇的隐蔽性实施饱和攻击,可能对蓝方航母构成较大威胁。
    • J-15D电子战机前出干扰蓝方预警机和宙斯盾雷达,削弱蓝方的态势感知能力。
  3. 区域拒止

    • 红方通过055/052D驱逐舰构建防空反导圈,保护航母核心。红旗-9B导弹的射程(200公里)能够覆盖大部分威胁区域。

三、结果预测

  1. 初期阶段

    • 蓝方通过E-2D预警机和EA-18G电子战机迅速锁定红方航母位置,并利用F/A-18E/F和F-35C进行远程打击。红方可能通过鹰击-18反舰导弹和潜艇实施反击,但蓝方的技术优势(如F-35C的隐形能力和LRASM导弹的远程打击能力)可能使其占据上风。
  2. 中期阶段

    • 红方的093B核潜艇和039A常规潜艇可能对蓝方潜艇构成威胁,但蓝方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综合防空与反潜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应对。
    • 红方通过J-15D电子战机干扰蓝方预警机和宙斯盾雷达,可能削弱蓝方的指挥与控制能力。
  3. 后期阶段

    • 蓝方通过分波次打击摧毁红方航母及其护航舰艇,确立制海权。红方可能通过鹰击-18反舰导弹和潜艇实施最后的反击,但蓝方的技术优势可能使其成功防御。

四、结论

该假设方案在技术装备和作战思路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存在以下问题:

  1. 红方的非对称作战能力:红方通过鹰击-18反舰导弹和潜艇的隐蔽性实施饱和攻击,可能对蓝方构成较大威胁。
  2. 电子战对抗:红方的J-15D电子战机可能削弱蓝方的电子战优势,影响其指挥与控制能力。
  3. 潜艇威胁:红方的093B核潜艇和039A常规潜艇隐蔽性强,可能对蓝方潜艇构成持续威胁。

最终结果可能取决于双方在电子战、反潜作战和远程打击能力上的具体表现。蓝方的技术优势可能使其占据上风,但红方的非对称作战能力和隐蔽性武器系统仍具有一定的威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