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红旗-9B真的无法拦截绝大多数现役掠海巡航导弹吗?

百无聊赖之间用编辑器做了个055+052DL舰队拦截超音速巡航导弹测试。设定是一个PLAN SAG 编队, 包含1x055 + 2x052DL, 遭受3艘加尔各答级驱逐舰的48枚BRAHMOS饱和攻击。虽然本来就认为PLAN SAG 在面对这种情况下不太可能完好无损,但是最后拦截结果还是让我大跌眼镜。

虽然346能在30海里左右探测到BRAHMOS,但是055和052DL上的hhq-9b完全没有反应,只有到最后3海里近距HQ-10才能开始尝试拦截。最后BDA就是三艘PLAN驱逐舰全部击沉,HQ-10与近防炮只勉强打下4枚BRAHMOS。

本来以为是HHQ-9的bug,查了下数据之后发现它的最低目标拦截高度是33ft, 也就是说它在CMO里不可拦截在30ft掠海巡航的BRAHMOS。



不仅如此,HHQ-9也无法中途拦截CMO里模拟的大多数主流现役掠海巡航导弹。
比如:
Exocet 飞鱼巡航导弹 (所有型号)

84B 以后所有型号的鱼叉导弹

P-800

LRASM

NSM

目前解放军海上唯一具备远程拦截以上导弹能力的是054上的中距HQ-16。而最新颖的055或052D在面对这种威胁则实际上完全不具备区域防空能力。而在不具备未来服役四联装中距防空导弹的情况下055 和052DL 在拦截巡航导弹上基本可以算是在裸奔。

与其相比,从2014年就装备的标准-6不仅具备拦截以上所有巡航导弹的能力,且最早版本射程也与HHQ-9B旗鼓相当,而后来版本则射程远超HHQ-9B。

不晓得哪位大佬能否判断一下CMO里的HHQ-9B模拟的合不合理。如不合理则有没有公开资料能作为参考。个人以前有在CMO GitHub上修改数据库request的成功案例,可以尝试申请对HHQ-9B数据的合理更改,但是需要相对权威的公开资料。谢谢!

2 个赞

防空导弹是数据造假重灾区,飞行包线更是绝密,没法知道具体射高的,只能说HHQ-9B这种导弹拦截掠海目标肯定是不到10米,但你要问对具体是几米肯定没法知道的。CMO里面居然就差3英尺显然是拍脑袋填数据,没什么参考价值

2 个赞

从2023年初公开的 052D 驱逐舰海红旗 - 9 实战演练视频来看,海红旗 - 9B 型远程防空导弹击落了一枚飞行高度约 10 米或更高一些的靶弹,因此海红旗 - 9B 的最低射高预计在 7 米 - 8 米之间

游戏里面的33ft设定预计是根据陆军红旗9B的技术指标来设定的,红旗9最低拦截高度25米,红旗9B最低拦截高度15米

但中国海上拦截弹不可能延续陆地指标的,因为如果不能拦截世界上主流掠海反舰导弹,红旗9B上舰又有什么意义,所以说游戏的设定是很愚蠢的

2 个赞

CMO里的33ft大概就是根据训练报道里的10米来的,感觉这个游戏里模拟中国装备数据一如贯彻的恶心。演习里能拦截十米就设定是十米,绝对不会合理估计你导弹飞行包线会低于演习。

CMO里解放军各种数据削弱也罢了,但是感觉HHQ-9这个问题还是过于离谱了。虽然CMO里现役装备数据与现实有出处可以理解,但是HHQ-9B这问题对游戏里模拟解放军海军的战术有很大影响。比如用万吨大驱去跟踪伏击航母编队或任和其它独立驱逐舰任务都变得不可行,一艘提康德罗加上的16枚鱼叉就能基本击沉无护卫舰保护的一艘052D/055,更别提LRASM或BRAHMOS。

1 个赞

C国造的舰载防空导弹是世界上最垃圾的,这主要关系到C国研究所之间的派系之争。
C国主要是航天X院和XX院,XX院采用半主动制导体制(施基利版)相对对低空目标可靠很多;X院主要采用主动制导体制,纯属冲击波
根据公开资料,海红旗-9系列导弹采用了激光引信,激光引信在低空由于海面反射原因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最低高度就是25-30m。
参考文献《防空导弹设计原理》

1,关于海红旗-9系列导弹是否因激光引信受海面反射影响而存在最低拦截高度(25-30米)的问题,目前公开的权威技术资料有限,但可以从技术和战术角度进行以下分析:
1) 激光引信的技术特性
激光引信通过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距离,当导弹与目标距离达到预设值时触发战斗部。其优势在于精度高、抗电子干扰能力强,但对环境干扰(如海面反射、雨雾)较为敏感。
在低空环境下,海面波浪或镜面反射可能导致激光束提前或延迟触发引信,从而影响毁伤效果。理论上,这种干扰可能导致导弹在极低空(如10米以下)的可靠性下降。

2)最低高度的技术争议
25-30米限制的合理性:部分军事分析认为,海红旗-9可能通过优化引信算法(如滤波技术、多角度探测)降低海面反射干扰,将有效拦截高度控制在25-30米以上。这一数值与多数中远程防空导弹的低空性能相符(例如美制“标准-2”导弹的最低拦截高度约10-15米,但其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
激光引信并非唯一选择:现代防空导弹常配备多模引信(如激光+无线电),以兼顾不同场景。若海红旗-9采用复合引信设计,其低空性能可能优于单一激光引信。
3)战术定位与系统协同
海红旗-9作为舰载区域防空系统,主要针对中高空目标(如战机、反舰导弹),而极低空防御通常由近防系统(如1130近防炮、海红旗-10导弹)负责。其设计可能有意放宽对极低空性能的要求,以优化中高空拦截效率。
中国海军舰艇的防空体系采用分层配置,海红旗-9的最低拦截高度若为25-30米,仍可与其他系统形成无缝衔接。
4)信息可信度评估
目前没有官方文件证实海红旗-9的引信类型及最低高度限制,相关说法多源于外部推测或开源情报分析。需谨慎对待具体数值(如25-30米),实际性能可能因导弹改进型号(如海红旗-9B)和作战模式(主动雷达制导阶段的高度控制)而有所不同。
5)结论
海红旗-9系列导弹可能因激光引信的抗干扰需求而对极低空目标(<25米)存在一定限制,但这更多是战术设计取舍而非技术缺陷。其低空性能需结合舰载综合防空体系评估,而非孤立看待。具体参数应以官方披露或权威军事评估为准。

2,中国舰载防空体系采取分层防御策略:
1)海红旗-9:负责中高空和中远程拦截(覆盖约25-30公里至最大射程)。
2)海红旗-10/近防炮:专司超低空(10米以下)和末端反导任务。
这种分工可能使海红旗-9无需追求极端低空性能,而是聚焦于中高空拦截效率。

对于单独行动的052D,存在5-20海里的一个死区,这个区域内的低空反舰导弹无法被抗击

死区?
052D是有24联装海红旗 - 10 短程防空导弹的:主要用于舰艇近程防御,拦截各类反舰导弹、飞机、直升机和无人机等目标,采用被动射频加红外成像复合寻的制导技术,可 360 度旋转发射,对亚音速目标射程可达 9 公里,对超音速目标射程为 6 公里,射高 1.5 米 - 6000 米,射程 500 米 - 9 公里,飞行速度超 2 马赫,战斗部为 3 千克高爆破片弹头,配红外近炸引信,反应时间约 6-8 秒,发射间隔不超过 3 秒。弹长 2 米、弹径 120 毫米、弹重约 20 千克,采用被动雷达与红外成像复合制导。
1130 型近防炮:拥有 11 根炮管,射速极高,可达到每分钟 1 万发以上,能在近距离形成密集的弹幕,在 5-20 海里的反舰导弹威胁范围内,当其他防空手段未能成功拦截时,近防炮可对近距离的反舰导弹进行最后的拦截。

DB3K-507改了,纯纯就是恶心人,先前1164那个5V55都能低到9.1m,新的HHQ-9B非要10m?这不扯淡吗

DB3K-511 改回来了, HHQ-9B最低拦截8.5m,之前的10m纯粹是开发人员在公制与英制单位指标之间不统一搞出来的乌龙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