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帖子开了,介绍一下修改内容,然后五一再更战报。(预告,t4被金将军乱杀了)
(excel文件传不上来,只好出此下策)
战前思路:由于久闻金将军的苏军的鼎鼎大名,加上本人又是德军小萌新,而因此我不敢制定过于冒险的计划。由于不熟悉金将军的战法,因此我也没有在开局就制定详细的计划。因此德军第一周就以远距离突进为导向进行作战,没有详细的战略目标,而是尽可能地往前突击,等待苏军亮出底细之后再进行调整。
由于德军突袭力的降低,突进的距离并没有原剧本远,并且步兵有些拖后,这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下图为德军第一周结束时情况。(PS:罗马尼亚方向德军调了几个炮兵和一个装甲,一个摩步。
在苏军的第一周中,苏军发动了猛烈的反击,使我的39装甲军在第二周处于重组状态,第三装甲集团军的突击力量因此大大削弱。由于泥泞以及苏军的迟滞,德军这周北线进展比较缓慢,其余各线正常进展。
需要德军注意的是,由于大量的步兵被调来清理苏军的迟滞部队,德军的步兵力量已经逐渐脱节,这点也使后面德军的攻击受挫,损失惨重。此时德军基本已经猜出苏军主防线的位置。
下图为德军t2时的结束档。
下图为德军大致估计的苏军主防线的位置。
德军第四周。
北线,由于侦察到瓦尔代地区苏军的防御薄弱,德军指挥官凌舞飘雪大喜,决定集中兵力攻击瓦尔代地区,威胁列宁格勒苏军的后方。德军组建起了瓦尔代突击兵团,其中第一梯队包括第一,第七,第八装甲师以及第14摩托化步兵师和一个突击炮营,其任务为在空中支援下迅速击溃当面苏军防御部队,三周以内攻击至路口1处,而后视情况向东或者向北突击。列宁格勒方向则交由步兵部队来进行正面攻坚。
中线。德军按照计划,从正面对斯摩棱斯克进行强攻,夺取了斯摩棱斯克,并夺取了其东面的一座桥,兵临罗斯拉夫尔,为后续进军布良斯克打开了通道,基本取得了预定战果。
南线,德军开始突破苏军的第聂伯河防线,并且向前推进了25公里,占领了苏军最坚固的阵地,后续部队将逐渐跟进。在切尔卡瑟附近,德军的装甲突击队切断了切尔卡瑟以南苏军十余个师的补给(其中包括三个坦克师和一格摩托化步兵师)。除列宁格勒正面方向攻坚稍微迟缓外,轴心国三线作战基本完成了预定计划。
但是,由于德军装甲部队的冒进,其侧翼和后方埋下了两个巨大的隐患,也为后来第五周德军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下图为第四周德军结束时的截图。
第四周,苏军侵入了德军的瓦尔代突击兵团的后方,整个瓦尔代突击兵团陷于断补状态,损失了接近一半的装备,实力大大削弱,瓦尔代方向的攻势不得不停止一周,计划也随之而变。北线这一周的作战仅限于列宁格勒正面攻坚的缓慢推进。
中线,侦察到大卢基以东苏军布置了大量的机械化部队以及炮兵,步兵,德军指挥官凌舞飘雪决定放弃此处的攻坚突破,改为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佯装集中兵力强攻瓦尔代,而将此地区交由一部分匈牙利部队以及德军安全部队来驻守,同时在斯摩棱斯克以北集中装甲部队打出了一场小规模围歼战,打开了一个小缺口,为下一周德军的回旋做出准备。
南线,德军连续突破苏军防线,成功包绕至到基辅的后方,切断苏军基辅守军的补给并对其进行了包围,但德军此处的冒进,为本周苏军主动出击切断德军装甲后路埋下了伏笔。第聂伯河南翼,德军指挥官集中全力,却仍然未歼灭切尔卡瑟附近的苏军,而此时装甲部队已经处于冒进状态,并且后路也不坚强,这为本周德军南第聂伯河集团的突击力量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最终德军也自食恶果,南第聂伯河的突击力量被大大削弱。
下图为德军第五周结束时的战况。
是谁一直不更新战报?原来不是我
苏军第五周进行了强大的反击,切断了德军五个装甲团,一个装甲师,一个摩步师,一个匈牙利摩托化步兵团的补给,使得德军损失惨重。不过,由于苏军主动跃出战壕反击德军,苏军也脱离了工事的掩护。因此,德军指挥官凌舞飘雪决定于本周发起一场大规模攻势。
在大卢基——勒热夫方向,苏军误以为德军主力已经调走,便抽调大量部队(至少一个骑兵军,四个步兵师,两个坦克师)于50公里的正面发起反击。德军指挥官见状,便迅速抽调部队,从湖泊处偷渡,直插苏军侧翼。德军偷渡后,意外发现苏军侧翼异常地空虚,便迅速阻止装甲力量进攻,切断了苏军地后路。与此同时,由于上周已经围歼了斯摩棱斯克附近苏军的主力,德军指挥官凌舞飘雪决定放弃进攻维亚济马,而是将整个中路突击兵团一分为二,一部又斯摩棱斯克以北向西突击,一部加强布良斯克兵团,向东突击。在德军的合围歼灭之下,苏军此处的主力几乎损失殆尽。
本周,布良斯克突击兵团继续向东实施突击,夺占了布良斯克,为后续可能的围歼做准备。
博布鲁伊斯克——莫吉廖夫附近,经过几周的进攻作战,德军成功包围苏军接近5个师,并在后续作战中成功予以歼灭。
第聂伯河方向,苏军未能歼灭被孤立的五个装甲团,这五个装甲团的坚守为德军的进攻作战创造了巨大的条件。德军指挥官凌舞飘雪决定采取中心开花的战术,包绕并歼灭了基辅处苏军的守军,并围歼了苏军第聂伯河防线的机械化兵团的主力接近20个师!德军的猛烈进攻彻底撕碎了苏军的第聂伯河防线。
切尔卡瑟方向,侦察到切尔卡瑟以东,第聂伯河以北区域苏军防御极为空虚,德军指挥官决定组建德意志第一特遣队·,以第14装甲师,900摩步旅,罗马尼亚第七骑兵旅,第四山地师以及第七步兵师一团为主力,从切尔卡瑟以西度过第聂伯河,成功切断切尔卡瑟附近守军的退路,歼灭大量苏军。
克列缅丘格方向,德军的突击兵团成功地切断了苏军的突出部的退路,包围并歼灭突出部内苏军数个师。但遗憾的是,德军未能够解救出被包围的装甲师和摩步师,这些部队在这一周被苏军集结重兵歼灭,这也是德军指挥官突出冒进的巨大代价,德军的突击能力被大大的削弱了。
尼古拉耶夫以北,德军清剿了上周的包围圈,并继续突进,已经接触到了苏军的炮兵阵地。
总的来说,虽然德军这场攻势伤亡惨重,但也取得了巨大战果,各个战场歼灭苏军累计大约40个师,并且还有十余个师处于德军的包围圈之中。除了列宁格勒方向和瓦尔代方向苏军的防御稍微坚强之外,整个中线和南线苏军可谓门户洞开,苏军已经不可能在布良斯克——奥廖尔——库尔斯克,哈尔科夫一线组成坚强防线抵挡德军的攻势。在这场攻势以后,德军正式开始执行最高统帅部于第四周已经制定了的作战计划——巨狼行动。预知后事如何,且等我回档后分解。
巨狼行动
分析:经过前面一系列的进攻作战,德军已经大量歼灭苏军。德军指挥官凌舞飘雪认为,苏军已经很难在顿河一线以前通过线式防御来阻挡德军的推进,苏军也并不会将其主力放在顿河以西。因此,想在顿河以西围歼苏军主力已经已经很难实现。由于德军此时缺乏必要的兵力与补给来在高加索地区实施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因此我认为德军在1941年并不适合进入高加索,而应使用少量部队沿顿河实施阵地防御,并配置一定量的机动兵力相机夺取斯大林格勒。
经过上述分析,1941年双方的争夺重点必然不在南线,苏军的主力也必然围绕着包围列宁格勒和莫斯科来进行部署,而恰好列宁格勒与莫斯科都在德军的攻击目标之中。因此,本局推演1941年苏德双方的兵力必然集中于中线与北线。由于莫斯科拥有巨大的战略价值,苏军必然不可能弃守,因此,本次行动德军最重要的目标为包围莫斯科区的苏军主力,并夺取莫斯科城。
德军的攻击部队主要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在北方,德军瓦尔代攻击兵团将首先切断列宁格勒苏军的退路,并且拿下列宁格勒,合围列宁格勒附近的苏军。而后德军将集中装甲部队主力往弗拉基米尔方向突击,并争取夺取雅罗斯拉夫尔,从北面合围莫斯科。在南线,德军布良斯克攻击兵团应先击溃奥廖尔附近的苏军,而后攻击至梁赞——坦波夫一线,等到援兵到达后再向弗拉基米尔方向发起攻击,从南面合围莫斯科。德军南线兵团应迅速击溃当面苏军主力,并挺进到顿河一线,随后装甲主力击溃顿河上游的苏军,以步兵掩护布良斯克兵团的侧翼,装甲主力则迅速增援布良斯克兵团,汇合布良斯克兵团一同向弗拉基米尔方向攻击。
下图为巨狼行动的图示。
(由于分析比较复杂,无法用短短的文字清晰描述,因此只在这里大概描述计划,具体的分析我打算通过视频的形式,并将其上传至b站。)
这么一周一周地更战报有点累,以后打到哪里就直接更到那一周吧,可能两三周或者三四周一更。
很抱歉我没有及时更新我的分析,但是我想先让各位看官老爷们看一看,有自己的判断,等我夺取了列宁格勒,莫斯科,南线暴露战略目的的时候再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