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VN译文]越战时期北越人民军的装甲兵


作者: David Galster
翻译: Fulda

同志们好!

正如你可能已经了解到的, NVA 拥有装甲单位。它们可以说是发展了很多年
了,但是直到战争后期它们才真正成为一支有用的作战力量。这篇文章将对 NVA
装甲力量做一个概览。

背景

从 1950 年代开始, NVA 就逐渐开始发展他们军队的坦克和反坦克能力。越
盟当时和共产主义中国保持着紧密的关系,一些军官在昆明注 1 学习了装甲作战
的理论。他们后来以技术专家的身份帮助北越军队训练反坦克战术,并以此创建
了特种作战单位。当时唯一的两种对抗法国 M24 霞飞(M24 Chaffee)坦克的手段
是美制的巴祖卡火箭筒,以及 75mm 无后坐力炮。 两辆功能完好的霞飞坦克在
奠边府被缴获,起到了一定的政治宣传作用。

在法国人离开后,北越拥有了更强力的反坦克手段。中国提供了一些二战时
期德制的 75mm PAK40 反坦克炮,北越以此组建了数个反坦克(AT)营。同时也得
到了苏制的 57mm 反坦克炮。一个装备了 M8 装甲车和 M3 半履带车的连也被组
建了起来。 这些单位将被用来对抗潜在的南越威胁。

第一种有重要意义的坦克,是 1955~1960 年间从苏联获得的 T-34/85 坦克。
在 1959 年,有 202 辆坦克及其乘组在中国和苏联得到训练。 他们回国后即组建
了第一个坦克团,番号是 202。最初,这个团有一个营的 T-34/85,以及一个营
的 SU-76 自行火炮。

NVA 的装甲营,越南语叫“tieu doan thiet giap”,通常全营配备同一种坦克。
团或旅可能会由装备不同类型坦克的营组成。营的坦克数量在 24~36 辆之间。
NVA 没有严格的组织和装备表(TO&E),部队的编制依赖于所面对的情况和可用的
资源。

NVA 在 1964 年从苏联获得了一些 PT-76 轻型水陆坦克。使用它们在 202 坦
克团下新组建了一个营。 它们扮演者侦察和步兵支援的角色。两栖能力使其能适
应于许多地点并提供了很高的灵活性。

紧接着,一个 T-54 坦克营也被隶属到了 202 坦克团编制内。这个团现在拥有
T-54, T-34/85, PT-76 以及 SU-76 自行火炮等多种装备。

在 1965 年的时候, NVA 成立了装甲兵部门(Armored Forces Directorate)来协同
装甲单位,并制定战略。当时还没有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的需要。它们的主要目
的是用来支援步兵和侦察。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伪装就显得尤为重要。

直到 1967 年这些装甲单位都还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一个连的 PT-76 坦克被
派往了老挝。 198 营拥有 22 辆 PT-76 坦克,他们和一个 BTR-40PK 装甲人员输送
车(APC)连一起被部署在溪山(Khe Sanh),属于 9 号公路战区(Road 9 Front)。

1961 年初, NVA 开始获得装甲人员输送车(APC)。他们从中国和苏联获得了
BTR-50 和 BTR-152。这些都是尽可能秘密进行的,且这些单位被称为“bo binh co
gioi”或者 BBCG,意思是摩托化步兵。起初,他们只是小的连级规模的单位,但
是在 1971 年, 202BBCG 团作为 202 坦克团的对应单位被组建。其后,中国帮助将大
部分服役中的 APC 都替换为了坚固耐用的 K-63 装输注 2。

最终,北越拥有了数个独立的坦克营。他们中的一些单位如: 297 营拥有 33
辆 T-54/55 坦克, 198 营拥有 22 辆 PT-76, 397 营拥有 33 辆 T-34,还有 K-2 坦克
营拥有 T-54 坦克。在 1970 年代早期,坦克团被重组为坦克旅,根据作战需要调
派坦克营到编制下。 201, 202 和 203 旅被组建了。一个坦克旅通常会有三个坦
克营和一个运载摩托化步兵的装输营。

空袭是 NVA 装甲部队面临的最大危险。一些 37mm 和 57mm 高射炮,以及
SA-7(A-12)注 3 防空导弹组成的伴随防空连和坦克编队协同作战。在 1972 年, 237
高射炮团换装了 ZSU-34-4“石勒喀”自行防空炮。

坦克

PT-76

PT-76 轻型水陆坦克是苏联设计的。 设计师是 N.沙什姆林(N. Shashmurin)和
Zh.Y 科廷(Zh.Y. Kotin),设计于 1951 年完成。 VTZ 基洛夫工厂(VTZ Kirov Factory)
在 1951 至 1969 年间进行生产。全名是浮渡坦克-76,主炮口径为 76.2mm。炮管
采用的是 D-56T 系列线膛炮。炮塔上装有一挺 7.62mm 航向机枪。

它使用的高速穿甲弹(HVAP)有 650m 的有效射程。它可以在 1000 米的距离上
击穿 50mm 的装甲。穿甲弹则可以在 1000 米的距离上击穿 60mm 的倾斜装甲。
BK-350M 破甲弹(HEAT)可以在 1000m 距离上击穿 280mm 的装甲。 高爆破片弹药
(Frag-HE)也会配发。 PT-76 可以在水上进行射击。

动力由一台 240 马力的 V-6 构型柴油机提供,它可以在公路上达到 44km/h
的时速。坦克的乘员为 3 人,这辆坦克的用途是侦察和火力支援。

p14
图 越南人民军的 PT-76

T-34/85

在 1943 年德国人引入了黑豹坦克后, 苏联人急需升级他们的 T-34 坦克以应
对新的威胁。四支设计团队分别完成了红军总部交办的任务。最终被采纳的设计
方案是最好的炮塔与火炮的缝合体。领导着高尔基(Gorky)的第 92 约瑟夫斯大林
工厂(Joseph Stalin Factory No. 92)的 TsAKB 设计局的火炮设计师瓦西里·加夫里洛
维奇·格拉宾(Vasiliy Gavrilovich Grabin)。 赢得了火炮部分的设计,被采纳的是一
种编号为 Zis-S-53 的 85mm 火炮,一位名叫 A.萨文(A.Savin)的工程师对这门火炮
进行了改造使其能装进由 V.克里切夫(V.Kerichev)设计的新炮塔内。这种新型坦克
就是 T-34/85,在 1944 年春天在克拉斯诺耶索尔莫沃 112 工厂(Factory Zavod Nr.
112, Krasnoye Sormovo)投入生产。

到 1945 年结束生产时,总计有 29430 辆坦克走下生产线。北越在 1955 年获
得了二手坦克,最终有 300 辆运抵北越。

坦克的次要武器是两挺 7.62mm 杰格佳廖夫(Degtyaryov)机枪。坦克装备的穿
甲弹可以在 1000 米距离上击穿 94mm 的装甲。同时还能使用破片高爆弹药。

坦克乘员是 5 人,有 3 人在炮塔内。坦克的动力是由 V-2-34 型,排量 38.8L
的发动机提供的。这是一台 V-12 柴油机,输出马力 500 匹。最大行驶速度 55km/h。
T-34/85 是一种中型坦克,但是能够被用于在战场上对付比它更坚固的坦克。这
是一台很好的坦克,但是相较于美军在越南使用的巴顿坦克(Patton tank)又显得
落后了。

p15
图 越南人民军的 T-34/85

T-54

T-54 坦克是在二战后设计生产的,并被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传奇坦克。它比
任何其他的冷战坦克或现代主战坦克的出镜率都要高。但是,它有着一段相当曲
折的设计史。 第一辆原型车在 1945 年末由下塔吉尔厂(Nizhny Tagil)生产。但因为
期间暴露了太多的问题,生产工作在 1948 年被暂停了。改进型的 T-54-2(Object
137R)最终被设计了出来,受到 IS-3 重型坦克的启发,新设计有一个穹形的炮塔
和平坦的侧面。 1949 年生产得以恢复,而在 1951 年,第二种现代化改装型号出
现了,被命名为 T-54-3。它的特点是改进型的火炮观瞄和烟雾发射系统。

后来,由于斯大林乌拉尔 183 厂(Stalin Ural Tank Factory)的人员变动, 1954
年 10 月,一辆 T-54A 坦克进行了换装 D-54T 和 D-54TS 滑膛炮的试验,工程代号
为 T-54M(Object 137G2)。最终, T-54B(Object 137G2)坦克于 1955 年完成设计。
它换装了新的 D-10T2S 坦克炮,并配合使用 STP-2“旋风(Tsyklon)”双向火炮稳定
器。 1957 年投入量产。

炮塔顶部安装有一挺 12.7mm 德什卡(DShK)机枪,车身上还安装了三挺 SG-43
7.62mm 机枪。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也得到配装,极大的提高了装甲侵
彻力。

T-54B 坦克为四人乘组,使用一台 520 马力, 八缸的柴油机驱动。最高时速
55km/h。北越军队装备了 T-54 坦克,包括中国的仿制型号 59 式, 59 式坦克被
广泛的用于和南越军队交战。

p16
图 越南人民军的 T-54

K-63 APC

1960 年代末进入服役的中国 63 式装输(设计代号 YW531)是一种装甲人员输
送车。永定机械厂注 4(北方工业公司)设计并制造了它们。 焊接的铁壳保护内部的
15名人员免受轻武器火力射击的威胁。车辆顶部配备有一挺54式12.7mm机枪。
驾驶员座位位于左前方,可以使用两副潜望镜观察外界环境。 63 装输由一台 KHD
BF8L 413F 型八缸气冷式涡轮增压柴油机驱动,动力为 320 马力。最高公路时速
可达 65km/h。

p17
图 北越人民军的 63 装输

亮点战斗

在 1968 年 1 月, 198 装甲营 3 连的 PT-76 支援了 24 步兵团进攻 Ta May 注 5
补给点的战斗。南越守军的抵抗在和北越装甲力量的第一次遭遇中就被粉碎了。

在 1968 年 2 月, 16 辆北越的 PT-76 袭击了老村(Lang Vei),这个地点有 500
名美国士兵把守,在第一场美军与北越的坦克战中。尽管美军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PT-76 还是在很近的距离摧毁了碉堡并取得突破。防御方最终在后续的炮火与空
中支援下坚持了下来。最终,只有极少数幸存者逃离到了溪山(Khe Sanh)。北越
在此役中损失了 6 辆 PT-76。

在溪山战役之后, 198 装甲旅被重新部署到了非军事区(DMZ)附近。一辆 PT-76
在此时因为跨越边海河(Ben Hai river)被美军海军陆战队的一辆 M-48 远距离击毁
了。

1969 年 5 月时, 202 装甲团 4 营袭击了 Ben Het 注 6 美特种部队营地。 12 辆
PT-76 和同等数目的 BTR-50PK 装输摧毁了营地驻守的 M-107 自行火炮炮组。领
头的 PT-76 中雷并失去了动力,但是它还能继续开火。其他装甲车辆遭遇了一个
来自美军 69 装甲团 1 营的 M-48 巴顿坦克排。北越在交战损失了 2 辆 PT-76 和 1
辆 BTR-50PK 后决定撤退。这是美军坦克唯一一次碾压北越装甲部队的经历。

在南越军队的蓝山 719 行动(Operation Lam Son 719)中,北越 70B 军(PAVN 70B
Army Corps) 得到 202 装甲团两个装备 T-54 的装甲营加强。但是在 1971 年 2 月
19 日,北越突击了 LZ31 因遭到惨重损失而再次停止。南越的 M-41 在坦克对决
中取得了优势。一周之后,在尝试了数次突击之后, 3 辆 T-54 终于抵达了预定目
标点,逼迫防御者选择了撤退。

在 1972 年 5 月,北越再次尝试夺取安禄(An Loc),他们发起了一次由 40 辆坦
克支援的突击。 B52 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和眼镜蛇直升机阻击了这些攻击者。 5
月 12 日, T-54 坦克到达了城市的北侧和东侧,并且开始直射工事加强后的防御
点。但是最终在付出 40 辆坦克损失的代价后,最后一辆参与进攻的北越坦克于
6 月 12 日撤离了安禄。

在美军撤离后,北越装甲力量开始变得比南越更强了。在 1975 年 4 月前夕,
202 装甲旅逼近了西贡。在西贡最后失守的日子里,约有 400 辆北越坦克和装输
参与了攻克南越最后的防守据点的作战。

参考文献

所有装甲车辆的资料都可以找到对应的维基词条。另外,互联网上的维基百
科是很好的参考资料。

http://www.tanks-encyclopedia.com/coldwar/USSR/soviet_PT-76.php#

“North Vietnamese Armored Forces,” Grunt On-line Vietnam Resource Site

http://grunt-redux.atspace.eu/Order%20of%20Battle/PAVN/PAVN_armour11.htm

译者注

注 1:这里原文是 Wu Ming,译者认为是昆明的误写。
注 2:这里的 K-63 装输即为中国 63 式装甲人员输送车的外贸型号。
注 3:苏联设计的一种便携式单兵防空导弹(MANPAD), 苏联代号 9K32 Cтрела-2
(Strela-2)。
注 4:永定机械厂,即第一机械工业部 618 厂,北方车辆厂。现属于北方工业集团
公司。
注 5: Ta May 未找到对应地名翻译。
注 6: Ben Het 未找到对应翻译。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