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VN译文]越战时期北越人民军的武装力量


作者: David Galster
翻译: Fulda

同志们好!

为了控制越南南方,并建立一个统一的共产主义越南,北越一直在和美国与
南越战斗着。这个系列的文章介绍了他们的军队,并为即将到来的 CSVN 游戏提
供背景知识。

简介

北越的国家武装力量被称为”越南人民军”,缩写为 PAVN。这是在 1958~1975
年间的抗美抗南越斗争中, 北越军队广为人所接受的名称。另外,也经常遇到用
“NVA” 来称呼的情况。 PAVN 和 NVA 两种称呼通常是等价的。许多人口头上更
喜欢使用“NVA”,因为它比说“PAVN” 来的方便些。

事实上存在两支北越军队:“本土部队” (Homeland army)是用于守备北越国
土的正规军,拥有大量的坦克,火炮,防空武器,以及小规模的空军与海军。另
一支部队是“南方解放军” (Liberation army),他们在南越境内发起进攻行动。
这支军队规模更大些,主要由部队和火炮单位组成。

NVA 的南方解放军支持着南越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NLF)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它
们正在南越进行着武装革命斗争。 PLA 的越南名字是“Quan Doi Giai Phong”,也
被称为“Viet Cong” (VC)。

北越在这场战争中的总体方针和共产主义势力曾在朝鲜战争中使用的完全
不同。胡志明(Ho Chi Minh)和武元甲(Vo Nguyen Giap)将军认识到中国和北朝鲜在
那场战争中损失了近百万的军队。他们既不愿看到, NVA 也无法承受在一场正规
的战争中遭受如此规模的损失。

相反,北越更愿意花费时间在一场经年累月的长期战争中。 考虑到南越崎岖
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以及要对抗美军火力,机动,后勤方面的优势和高机动力
的突击力量, NVA 不能在这种条件下打一场传统的战争。

北越的策略是在南越通过政治宣传获得本地人的支持,并采用游击战消耗敌
人。武元甲的名言“只应在有把握的时候进攻” 将成为指导性的原则。

NVA 和 VC 之间的关系

NVA 对 VC 有一套复杂的支持关系。因为 NVA 支持了 VC 在南方的解放斗争,
因此会有 VC 是否从属于 NVA 的疑问出现。 NVA 依靠 VC 提供本地关于地形,人
口,地方政府治安单位,敌人的动向,可通行的小径和涉水地点等方面的情报。
VC 还会给 NVA 的单位提供向导,准备宿营地,引导 NVA 的侦察小队。 VC 供应
着食物和基本的补给。他们还负责从当地人中寻找搬运工和劳动力。

北越从 1958 年开始向南越的 VC 派遣顾问,这些顾问宣布“政治斗争” 已经
转变为了“武装斗争”,并且 NVA 的正规军也在同一时间开始被派往南方。到战
争逐步扩大后,更多的单位被送往南方,不久之后就有整师的北越战斗部队与支
援部队部署在了南方。 1964 年初的时候, NVA 部队被调遣到 VC 的单位中弥补战
斗损失,同时也给 VC 带去了更好的训练。

在 1968 年的“春节攻势” (Tet Offensive)中, VC 一度接近于毁灭的边缘。许
多 VC 单位遭受了灾难性的减员,或由于失去支持而缩编。通常而言在这种情况
下,他们再也不能东山再起了。 但是他们中还是有特定的单位得到了 NVA 的补
充,补员到额定编制的 90%,但仍旧保留着原先在 VC 时的番号。

在美军中流传着许多关于 VC 的绰号:“Victor Charlie”,“Charlie”,或是“the
Cong”。至于 NVA,相反地,通常只是简称为“NVA”,有时也叫“NVA regulars”。
美国人也会使用带有贬义意味的绰号比如说“gook”或“slope-head”。

军区

越南的国土被划分为了几个区域,划分方式基本遵照前法国殖民政府的定义:
东京(Tonkin),或称北部(Buc Bo)含有军区 1-3,安南(Annan),或称中部(Trung Bo)
含有4-6,以及交趾支那(Cochin China),或称南部(Nam Bo)含有7-9。其中军区(Quan
khu)5-9 位于南越(越南共和国)境内。

对于军区 5-9 的详细介绍有助于理解主要战斗地域发生的剧本叙事背景和战
斗序列。 下面将结合军区与南越军队(ARVN)的军战术区(Corps Tactical Zones, CTZ)
的关系对军区 5-9 进行介绍(请见下面的地图):


图 越南共和国的省份和军战术区(CTZ)

军区 5 涵盖了南越的北半部分(ARVN 的 I CTZ 和 II CTZ 南至多乐省(Dar Lac)
和庆和省(Khanh Hoa) 的部分区域)。

军区 6 涵盖了 ARVN 的 II CTZ 的剩下部分和 III CTZ 的最北边的部分(包括得农
省(Quang Duc), 宣德省注 1(Tuyen Duc), 宁顺省(Ninh Thuan), 平顺省(Binh Thuan),
林同省(Lam Dong), 平绥省注 2(Binh Tuy))

军区 7(或者叫“东南军区” (Eastern Nam Bo Region))涵盖 ARVN 的 III CTZ,
大致从西贡往北计算包括: 福隆注 3 省(Phuoc Long), 隆庆省注 4(Long Khanh), 福绥
省注 5(Phuoc Tuy), 平隆省注 6(Binh Long), 平阳省(Binh Duong), 边和省注 7(Bien Hoa),
西宁省(Tay Ninh), 厚义省注 8(Han Nghia)8 个省的地域。

军区 8 在西贡的西南方向,从柬埔寨边境一直延伸到南中国海,包括隆安
省(Long An), 建祥省注 9(Kien Tuong), 建丰省注 10 (Kien Phong), 沙沥省注 11(Sa Dec),
定祥省注 12(Dinh Tuong), 鹅贡省注 13(Go Cong), 建和省注 14(Kien Hoa)7 个省的地域。

军区9涵盖了南越的最南部分,包括朱笃省注15(Ghau Doc), 安江省(An Giang),
永隆省(Vinh Long), 永平省注 16(Vinh Binh), 丰盈省注 17(Phong Dinh), 巴川省注 18(Ba
Xuyen), 坚江省(Kien Giang), 薄寮省(Bac Lieu), 彰善省注 19(Chuong Thien), 安川
省注 20(An Xuyen)10 个省的地域。

战区注 21,师和主要的作战单位

参与特定战役的部队, 会由大的战役集团负责指挥。它们通常被称为“战区”
(Fronts),其体量大体在军级,但是它们可以由任意数量和种类的参战单位混编
而成。 在这个层级上也确立了军事和政治的双重领导架构。举例而言,在溪山战
役(Khe Sanh siege)中, 军事主官和政治委员共同指挥了战斗。这种双重指挥通常
会合署指挥,而且很少会将指挥所设在南越境内。 这里举一些著名的战区名字:
“Tay Nguyen”,或称为“B-3 Front”;岘港(Da Nang)到芽庄(Nha Trang)之间的低
地地带被称为“B-1 Front” 或“B-1 Theater”。

在老挝,战役会被冠以数字或字母代号。如“Z 战役” (Campaign Z)指的是
1972 年进攻石缸平原(Plain of Jars)的战斗。再如“139 战役” (Campaign 139)是另
一场老挝境内的战斗。

师是最重要的行动单位, 但是同时也存在大量的独立团。 师和它们的骨干单
位的番号可能被冠以“B”,“C”或“D”的后缀,表示它们是从无字母后缀的原
师团“克隆”而来的师。这非常令人感到疑惑,尤其是因为北越的官方文档有时
也会省略掉这些字母。比如 325C 师,是从 325 师分化组建的第二个使用相同编
号(325)的师。 组成师的团和其他单位可能也会使用相同的字母后缀。战时的
情报通常会省略掉这些团级单位的字母后缀。

在第一次印支战争注 22中, 最初越盟注 23(Viet Minh)有 6 个师,分别是 304, 308,
312, 316, 320 和 325。它们通常被称为“钢铁之师” (Steel and Iron)。通常每个
师都拥有昵称。一些时候这和它们的主要兵源地相关。 316 师就被称为“ Bien Hoa”
意思是“高地”,因为该师有一半的士兵是来自老挝边境高地地区的少民族群注 24。

单位也会被赋予误导性的番号,它们更换相当频繁。许多并不是基于单位的
身份或类型。有一个 NVA 的团就带着一个假番号“Garden Plot 9”。

NVA 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单位标记方法,如“ d4/e272”。它的意思是“272 团
4 营”。下列字母代表着单位的规模:

a = 班 b = 排 c = 连 d = 营 e = 团 f = 师

如果一个更基层的单位需要被标示,则排列规则是从基层向高层单位书写,
从左至右。因此,“ c11/d3/e9/f304” 代表着 304 师的 9 团 3 营 11 连。

NVA 的“主力军” (NVA Main Force)在北方和南方都有存在,包括在南方作战
的力量和守备北方的力量——“本土部队” (Homeland army)——以及“ 南方解
放军” (Liberation army)。 “主力军” (chu-luc)也被视为常备军,正规军,全时段
军事力量。 正如许多其他 NVA 组织架构上的名词一样,这些名词在很多场合会
有不同的译法。

类似地, VC 的“主力军” (VC Main Force)被编制为营,团两级。“本土军” (Local
Force)是由团级单位(dia-phong quan)和当地民兵(du-kich)组成的准军事力量。他们
缺乏装备,而且只经过有限的训练,大多数以连为单位活动在乡村和城市周边。
“本土军”没有机动性,一般无法脱离他们的驻地。本土军的营和主力军相比有
更小的编制,但是往往缺员且缺乏装备。

越南的军事术语没有准确的标准译法。 例如名词“doan”意思是“组(group)”。
同时“ don”意思是“单位(unit)”,但这些名词可以作为任何阶层单位名称的前
缀,而且可以互相替换。例如“ tieu doan”通常指的是一个营,而“ trung doan”
是一个团。

典型的师与团的架构

一个满编的 NVA 步兵师(su doan bo binh)有 9600 人,下辖 3 个步兵团, 1 个
炮兵营,加强有防空,工兵,通讯和卫生营以及一个运输连。

步兵团有 2500 人,包括 3 个 600 人的营。作战单位通常不满编,通常一个
营会被认为只能投入 300 人进入战斗。团下属的营按 1~3 编号,但它们也经常在
一个师的层级下进行编号;举例来说, 324B 师配属 90B 团(7, 8, 9 营), 803B
团(1, 2, 3 营)和 812B 团(4, 5, 6 营)。连则在营的层级下进行编号。

团通常也直接指挥着有数个支援连队,它们包括无后坐力炮,迫击炮,防空,
卫生,运输(后勤)以及工兵(战斗工兵)连队。下图是 CSVN 游戏中的编制编辑器,
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北越步兵团的架构。

p4
图 CSVN 编制编辑器中北越典型步兵团架构

无论编制表是如何规定的, NVA 单位的人员配置和武器装备情况都会因战役
的长度,获得武器和人员补充的可能性而和真实的编制表产生很大的差异。部队
的配置情况因具体情况而异,术语“编制表”是一个宽松的概念。文件中规定的
组织架构仅能提供模糊的指导,战地指挥官在临机调整其部队的架构的决策上具
有很大的自由度。

结论

这篇文章阐述了北越军队整体的组织形式和相关术语。在这里了解到的通用
概念将有助于理解后续的关于北越步兵,炮兵,装甲,越共(VC),以及政治教育
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People’s Army of Vietnam,” Wikipedia
“North Vietnamese Army Soldier 1958 - 75,” Gordon Rottman

译者注:

注 1:宣德省今不存, 1976 年 2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宣德省并入林同省。
注 2:平绥省今不存, 1976 年,平绥省和平顺省,宁顺省合并设立顺海省。 1991 年顺
海省分为平顺省和宁顺省,平绥省地域今位于平顺省境内。 在 ARVN 的 CTZ 划分中,平
绥省是属于 III CTZ 的,军区上属于军区 6。
注 3:福隆省今不存, 1975 年,福隆省,平隆省和小江省合并为小江省, 1996 年又撤
销小江省,分为平阳省和平福省,福隆省原地域现为平福省下属的平隆市社。
注 4:隆庆省今不存, 1976 年 2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隆庆省并入同奈省。
注 5:福绥省今不存, 1975 年 11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福绥省并入旧同
奈省。
注 6:平隆省今不存, 1975 年,平隆省,福隆省和平阳省并为小江省, 1996 年,小江
省撤销,分为平阳省和平福省,平隆省原地域现为平福省的一部分。
注 7:边和省今不存, 1976 年 2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边和省并入了同奈
省。
注 8:厚义省今不存,原地域位于今隆安省境内。
注 9:建祥省今不存, 1976 年 2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建祥省并入了隆安
省。
注 10:建丰省今不存, 1975 年 11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建丰省并入同塔
省。
注 11:沙沥省今不存, 1976 年 2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沙沥省并入同塔
省。
注 12:定祥省今不存, 1976 年 2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定祥省并入前江
省。
注 13:鹅贡省今不存, 1975 年 11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鹅贡省并入前江
省。
注 14:建和省今不存, 1975 年 11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建和省并入槟椥
省。
注 15: 朱笃省,原文 Ghau Doc 应为 Chau Doc 的误写。 该省今不存, 1976 年 2 月,越
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朱笃省并入安江省。
注 16:永平省今不存,其地域在 1975 年后先改为茶荣省,旋即于 76 年与永隆省合并
为九龙省, 1992 年九龙省分为茶荣省和永隆省,原地域位于即今茶荣省。
注 17:丰盈省今不存, 1975 年 11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丰盈省并入芹宜
省。
注 18:巴川省今不存, 1975 年 11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巴川省并入朔庄
省。
注 19:彰善省今不存, 1975 年 11 月,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将彰善省并入后江
省。
注 20:安川省今不存, 1976 年被并入薄寮省。
注 21:这里采用越南战争历史资料中有出现的一种译法,是否有更妥当的译法还请不
吝指正。
注 22:第一次印支战争,指的是 1946~1954 年越南,柬埔寨等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
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而进行的战争。
注 23:越盟,即越南独立同盟会,是在 1941 年 5 月 10 日越共中央第八次会议上成立
的,旨在通过游击战争的形式反对法国殖民统治,抵抗日军侵略。
注 24:原文此处 Thô highlanders,经查阅网上资料, 316 师是 1951 年春季募集老挝边
境高地地区的本地族群建立的。参考链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316th_Division_(Vietnam)

7 个赞